期刊封面

《国际骨科学杂志》杂志,创刊于1964,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外科学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31-1952/R,国际标准刊号:1673-7083,《国际骨科学杂志》杂志为中文双月,以促进综述发展为办刊宗旨欢迎综述外科学单位及其相关的作者踊跃投稿。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在海港医院接受多家媒体(2)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3.成人股骨颈不全骨折不存在 该发现修正了60余年来骨科广泛应用的Garden分型,使骨科医生对Garden I型骨折有了全新的认识,避免了漏诊误治;先后写入国
3.成人股骨颈不全骨折不存在该发现修正了60余年来骨科广泛应用的Garden分型,使骨科医生对Garden I型骨折有了全新的认识,避免了漏诊误治;先后写入国家规划教材研究生教材《骨科学》(第2版,P458)、本科教材《外科学》(第8版,P678)和长学制《外科学》(第3版,P884)。
4.骨折仿生内固定张英泽院士提出了骨折仿生内固定理论(Bionic Fixation for Fracture,BFF),据此设计了系列符合人体骨关节解剖、生物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微创可调式接骨板、下胫腓仿生弹性固定装置等仿生内固定物。
5.胫骨平台Hoffa骨折张院士对该骨折分型的提出、损伤机制的验证以及治疗方案的总结,促进了对创伤骨科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避免了漏诊,提高了治疗水平。
6.骨动态形变定律张英泽院士率先提出人体“骨动态形变定律”。骨动态形变定律为胫腓骨近端截骨等保膝矫形手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术中精准植入内固定物固定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提供了参考,为研发不同年龄段适形仿生内植物提供了指导。
7.跟骨内加压理论总结了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加压固定理论,设计了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微创置入接骨板-加压骨栓,在皮下直接对跟骨充分加压复位固定,进一步复位变宽的跟骨和关节面,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该系列成果写入国家本科统编教材《外科学》第8版、长学制教材《外科学》第3版和美国足踝外科教科书(Mann's Surgeryof the Foot and Ankle》第9版。
8.跟骨骨性毁损伤借鉴肢体毁损伤的概念,张英泽院士提出“跟骨骨性毁损伤”的概念。制定了微创治疗策略,应用跟骨内加压接骨板系统进一步加压复位并固定骨折。该方案软组织损伤小,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而且利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毁损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9.三角支撑固定理论张英泽院士提出了骨折三角支撑固定理论并研发三角支撑内固定系统。临床应用显示三角支撑固定系统显著降低了内固定物松动、退出、断裂以及发生髋内翻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
10.次生损伤理论他率先提出了“次生损伤”理论。次生损伤分为显性、隐性和干预性三类。其防控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微创治疗原发损伤,加强对周围组织的保护,减少继发损伤。勿以“护”小而不为,勿以“损”小而为之。
11.骨骺骺板闭合区与成人骨折的关系他在全世界率先提出成人骺板闭合区骨折的概念,该发现为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制定骨折分型以及骨折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12.骶髂关节前脱位张院士团队经生物力学研究明确了其损伤机制,即骨盆环受到外底暴力,髂骨极度外旋所致;制定了微创治疗方案。该发现填补了国际空白,被国内外骨科医生广泛采纳和引用。
文章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gkxzz.cn/zonghexinwen/2022/0210/593.html